公司电话:

010-5360992218310002968

《周易》第七课 第六节——与天地精神往来(上)

  • 时间:2024-09-16
  • 来源:王胜

“日用不知者,不知虚无一炁也;能究本源者,能保虚无一炁也。夫天地能役有形,不能役无形,能役有情,不能役无情,能役有心,不能役无心。能究本源,安心于虚无,养心于一炁,虽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皆在虚无根本之处运用。未曾生出,万象皆空,惟有这个‘〇’。试问这个虚无一炁的物事,吉凶何能加得,悔吝何能近得?”

大家一定要想办法“虚无一炁”之理弄明白,体内真炁变化能够体验到。

反复给大家讲眼观鼻,要调息鼻观心,来调心性心观脐,来调炁,也就是所谓的火。脐海,下丹田也叫黄庭。黄庭土的地方可以观炁机的变化,也叫命。我们把调形、调炁、调神要搞清楚,体内的炁机通过实践,让它能够真实不虚地动起来,炁机在动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然后使性命双修得到提升。

“炁”下面四点就是一种热力,代表光一样的能量物质能量运行的状态就叫先天炁。我们在调息的时候可以从鼻息开始,打开素髎穴的门户来调意,意气意气,意念之中的炁

中焦脾胃主的是意,也是意气,调的就是意能够让上下丹田的能量得到转,前面沿着督脉下去,绕过肛门——魄门,通过阴窍上到下丹田,丹田通过闭气会看到炁机的变化有的人可以看到火焰的光,有的人看到的是炁,修持到一定程度,在下丹田这个地方可以炉立鼎,然后炁机会发生变化,真实不虚的光就会产生,体内的玄境就会出现,有的人体内会感受到热感,先天炁下面的四点就叫火,热感在下丹田就可以产生,我们后天肉身也能感受到热力的存在,使下丹田的熊熊之火自然产生。这个熊熊之火,我们不要觉得很舒服然后就用后天有为的气息——武火不断地烹炼,烹炼太过了就会口干舌燥,我们还是要懂得以静观为主,而非后天意念导引。 

观到一定时候,火焰的——带的这种场,就会逐渐平息,火光逐渐进入青颜色,就是打铁时候的炉火纯青的状态,那时就会感到体内的能量越来越足,这个能量就叫先天的炁,能量越来越足时,全身就逐渐热起来。

有的人在下丹田热的过程中,丹田能量在肚脐和命门穴的中间这个地方逐渐会热起来,热到后面的命门,命门热起来以后双肾也会逐渐热起来,双肾逐渐热起来以后,开始顺着督脉上升,然后通达四肢百骸,逐渐进入到全身温暖的状态。

“天根月窟闲往来,三十六宫都是春”全身四肢百骸都像春天一样和暖,通过下丹田调息炁的能量逐渐进入炁机动的这样一个状态,热力会逐渐产生,使我们的四肢百骸进入阳火的状态。

常人到夏天敞胸露怀,这说明体内炁的热力很足这个炁是真实不虚地存在我们通过一些方法的修炼可以炁机重新得以强化,强化以后使我们体内的能量越来越足,足以后命功就会逐渐地强大起来,精神就越来越变得俱饱满

能究本源,就虚无一炁,体内的炁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似观非观中才能观到。刚开始学习的人不一定能观的到,慧观内观状态好一点的人就能观到炁、光、火。有的人能够观到炁开始旋转,旋极图一样旋转起来了,在旋转的过程中,能量顺着中脉过中丹田上升到上丹田百会。有些人往下到阴,阴也会逐渐热起来,地暖洋洋,热起来的过程中,精炁越来越

一热,阴穴位一源三起,它通任脉、督脉和中脉,三个脉都可以通达。中脉是通向四肢的,四肢的能量炁机就会打通,会进一步,使四肢能够暖和起来任督二脉的炁机能够运转起来中脉可以看到像螺旋一样,金龙盘柱,就像一根柱子上盘了两条龙一样,螺旋式上升。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够体验虚无一炁,有些人能够看到能量启动的时候先从身内往外启动,然后使我们的百会穴逐渐有反应可以打开穴逐渐观空、静定,阴穴可以逐渐打开,炁机从身内可以通向身外,到达一定空间以后,天德的能量被感应,天德能量随着光柱就会下降,下降到我们体内,叫“天德下降”。地能量炁场也会上升,穿过地心,进入到更大的虚空之中,虚空的能量穿越地心,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面,这样就形成一个人与天地宇宙核心之光连通,连成一个“一”,叫“虚无一炁”。 

这个”很重要,身心内外与天地能量炁场,真实不虚的形成一炁流行,身内和身外能量得到交换,使我们体内的能量能够符合大道本真能量源的滋助和滋养,使我们灵光的能量得到改造,灵光中镶嵌的后天七情六欲历史往昔业力所致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可以得到改善和提升使我们体内的能量得到真实不虚的变化,使进入循环的模式

夫天地能役有形,不能役无形,能役有情,不能役无情,能役有心,不能役无心。”我们一定要明白无形、无情、无名,要进入无心的状态。无心才是空明,空心到无心,无心又叫无极。我们要进入到无心、空心、无极的状态,然后体内的能量很快就会与天地同频共振,同频共振以后体内的炁机就容易与天地进行交换。我们总在后天的七情六欲,或注重于肉身有形的物相,就容易落入了后天,使相关的穴窍不容易进一步地敞开,天地之间的能量就很难得到交换交流使我们体内炁机的质量很难提升和改造。我们要改变命运,改变炁的质量,就要懂得这些关窍,学会把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