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电话:

010-5360992218310002968

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在京召开

  • 时间:2025-09-04
  • 来源:《非洲华侨周报》

640.png《非洲华侨周报》北京现场报道 记者张月,2025年8月31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在北京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出席发布会,介绍了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及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并详细说明了抗战纪念设施和文物的保护修缮等工作情况。


铭记英烈功勋 弘扬抗战精神

640-2.png

马飞雄副部长在介绍中指出,公布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与英烈名录是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已发布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英烈群体名录,其中第四批新增设施34处、著名抗日英烈41人、英雄群体2个,覆盖境内外多个地区。马飞雄强调,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写照,应不断传承发扬,教育激励后人。


他还特别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至关重要,抗战遗址和纪念设施不仅是历史记忆的载体,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退役军人事务部近年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进抗战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提升工作,已累计投资超20亿元,迁改修缮了7万余座散葬烈士墓。


系统推进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640-5.png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表示,抗战文物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通过多项举措,推动抗战文物系统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已登记抗战类不可移动文物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50万余件套;

建设抗战纪念馆257家,展陈水平不断提升;

每年举办抗战主题展览超500场,观众逾6000万人次;

96个抗战遗址和场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他特别提到,当前正在开展的“抗战文物保护展示主题活动季”将持续至9月,包括展览、讲解员大赛、文物捐赠、红色故事巡讲、青少年爱国教育等系列内容,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纪念的良好氛围。


海外抗战纪念设施保护工作持续推进

640-3.png

在答记者问环节,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负责人李敬先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在境外有抗战纪念设施100余处,包括缅甸、印度、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此次第四批名录中新增4处境外纪念设施,反映了华侨华人及国际友人在中国抗战中的重要贡献。国家将继续加强对境外纪念设施的修缮管理,讲好海外抗战故事。


强化教育引导 弘扬民族精神

640-4.png

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负责人彭跃辉介绍,目前已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完成多项抗战遗址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工程。包括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和鸡冠山抗联密营等重点遗址,出土文物达数千件。此外,各省陆续出台地方性法规、财政扶持政策,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打造抗战主题文化线路。


讲好抗战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在记者问及如何更好讲述抗战故事时,孙德立强调,应通过抗战文物还原真实历史、传递精神力量。例如,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蚁光炎血迹旗袍、杨靖宇将军的马刀、平型关突击连锦旗等,背后都承载着生动感人的英雄事迹。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展陈创新与互动表达,增强抗战文物的吸引力和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