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华侨周报》甘南综合报道,近日,由中央统战部主办的2025“海外华文媒体甘南行”活动走进甘肃省甘南州,来自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博茨瓦纳、日本、巴西等17个国家的华文媒体代表深入碌曲县拉仁关乡则岔村,实地采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典型案例,聚焦甘南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则岔,藏语意为“羚羊的家园”,以独特的石林地貌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著称,是甘南州乃至甘肃省的重要旅游胜地。近年来,碌曲县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战略目标,全力推进则岔石林景区的恢复与提升工程。自2023年4月试运营以来,则岔石林景区通过专业化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创新运营机制,快速释放旅游潜力,成为高原旅游新亮点。

自然禀赋+基础提升,打造高原生态旅游名片
则岔石林景区全长22公里,集森林、草原、石林为一体,展现了青藏高原东部罕见的硅灰岩石地貌奇观。1992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自然保护区,2014年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佛祖神像”“猛虎登山”“高僧拜佛”等景点独具藏地文化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探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碌曲县于2023年启动总投资近5000万元的景区改造项目,新建石板路、木栈道、观景台、生态修复点、智慧管理系统等配套设施,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同时,西成铁路、碌卓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实施,有效打通了则岔村通向外界的“旅游快线”,为景区发展按下“加速键”。

管理升级+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则岔石林景区实施“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制度,将景区运营交由专业团队负责,拉仁关乡政府和村委会协同监管,构建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探索“党建+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方式,引导村民参与民宿、餐饮、导游等旅游服务,鼓励发展农家乐、销售特色农产品,实现“人人有岗位、户户能增收”。
据统计,自2025年5月1日恢复正常运营以来,则岔石林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6.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3209万元,游客量与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和63%。2024年则岔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4.2万元,发放分红超过10万元。

生态优先+融合创新,打造牧旅融合示范村
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则岔村创新发展“牧旅结合”新业态,打造星空泡泡屋、高端草原民宿、藏式风情街民宿等特色住宿体验区;利用可出租草场开发骑马、露营等户外项目;吸引西成铁路施工人员和外来写生团队驻村居住,推动农牧资源向旅游经济高效转化。
同时,村集体通过收购并运营碌曲县大酒店,拓宽集体经济渠道;打造直播带货平台,推广文创产品和畜牧衍生品,提高则岔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附加值。
学以致用+市场规范,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
为开阔视野、提升管理能力,拉仁关乡组织则岔村发展意愿强烈的村民赴云南香格里拉、扎尕那等成熟景区观摩学习,引导村民更新观念、树立信心。则岔村还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建立旅游诚信体系和“黑名单”机制,倡导文明旅游行为,营造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
本次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代表在调研过程中纷纷表示,则岔村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则岔石林不只是一处自然奇观,更是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值得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景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运营机制日趋成熟、村民参与度持续提升,甘南的这片高原秘境正以崭新面貌吸引八方来客,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