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华侨周报》甘南综合报道)7月7日,由中央统战部主办的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甘南行”活动正式启动。首站,来自法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日本、博茨瓦纳等国家的17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有“世界藏学府”之称的拉卜楞寺,实地探访这座藏传佛教圣地的文物修缮与保护成果,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焕新发展。

三百年古刹:历史厚重 藏学精粹
拉卜楞寺始建于1709年,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寺院占地逾千亩,鼎盛时期僧侣达四千余人。其建筑群庄严恢宏,融合藏族建筑艺术精髓,鎏金铜瓦、彩绘壁画、转经长廊相互辉映,展现出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
媒体采访团在寺院负责人陪同下,参观了闻思学院、弥勒佛殿等核心区域。寺内现存经堂6座、佛殿48座、活佛府邸及僧舍千余间,其中鎏金铜瓦顶楼与琉璃瓦顶楼工艺精湛,被誉为“藏族建筑艺术巅峰之作”。此外,寺内还珍藏大量佛教典籍、壁画和雕塑,堪称无价文化遗产。

国家助力:系统修缮 守护千年文脉
2012年,拉卜楞寺迎来建寺以来最大规模的保护修缮工程,项目被列为甘肃省“十二五”时期重大文化工程,总投资3.05亿元,涉及文物本体修复、壁画保护、安防与消防系统升级等八大类别,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延续文化命脉。
据夏河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16座主要佛殿的修缮工作,并同步完善了安防、照明、防雷等系统。通过科技手段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古老壁画得以精准修复,木结构建筑也焕发新生,文物安全性与观赏性大幅提升。

“修缮不仅保护了文物,也改善了我们日常修行的环境。”讲解人员说。来自各地的信众与游客也表示,修缮工程不仅保留了古寺原貌,更提升了参观体验。

拉卜楞寺的保护与振兴,是新时代中国践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理念的生动缩影。多位海外媒体代表表示,将通过多渠道、多语种的报道,向世界讲述中国在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及文化保护方面的真实故事,助力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据悉,接下来“海外华文媒体甘南行”活动还将聚焦甘南草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议题,深入讲述青藏高原东麓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